如何把握“人的流向”?

2022-08-02 13:43:59 admin 30
图片关键词


引语:飞梁压水,虹影澄清晓,橘里渔村半烟草。

古往今来,物是人非,天地里,唯有江山不老。

雨巾风帽,四海谁人知,一剑横空几番过。

按玉龙、嘶未断,月冷波寒,归去也、林屋洞天无锁。

认云屏烟障是吾庐,任满地苍苔,年年不扫。  


“十四五”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


新近发布的“‘十四五’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”,记刻了新的路标。

 

许多重要工作,都需参照这个方案来进行,包括土地出让、城市更新、地产开发、购房置业等,都需以这个方案为纲领。

 

在这个方案里,“人的流动”被置于了核心的位置。

 

资源,将根据“人的流动”来配置。

 

我国城镇化,有一个尖锐的矛盾—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。

 

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6年58.84%提升至2020年63.89%;与此对应的是,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41.2%提升至45.4%,两者的差距百分点从16.15扩大至18.49。

 

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.72%,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6.7%,相差了18个百分点;以2021年数据测算,全国有2.5亿人常住在城镇,却没有城镇户口。

 

从这组数据看出,大量人口“流转”于城乡之间,日常居住、生活空间与户籍所在地之间是分离的,他们给城镇带来劳动力,为城镇建设做了贡献,却无法享受到城镇居民的福利。

 

图片关键词


为何有些城市没有大规模放开落户?

 

也许是地方政府对于公共服务供给、财政养老支付等方面的担忧,若无法新增资源供给、一碗水不能端平,盲目放开落户会引起当地户籍人口的不满,带来社会不稳。

 

如何对城市发展、治理等进行体制机制改革,向资源不匹配问题“动刀”,是个严峻的挑战。

 

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,已经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。不仅是人口、户口的城镇化,也不单单是城镇面积的扩张,重点要有产业、就业支撑的城镇化,是数量、质量统一的城镇化。

 

存量优先、带动增量,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要一视同仁,配套政策体系要跟上,等等。

 

还有就是,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质量问题,是不是个伪问题?又何必以“文明、文化、启蒙”等名义,去砍下大刀?

 

毕竟,城外的人想进城,城里的人想出城,其实进城容易、之后出城就难,出城容易、之后进城就更难。

 

时至今日,城管太难了,前阵关于“北大原子核物理女博士获得北京朝阳区某街道的城管执法岗”的报道,不胫而走…

 

图片关键词

 

城市群•都市圈


“都市圈”成为推动户籍制改革的桥头堡了。

 

对比“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(2014-2020)”及新近通过的“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(2021-2035年)”,上一轮是要建设一个城镇体系优、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,此轮则要“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”,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——补短板强弱项、就地城镇化。

 

都市圈的城市范围,将会被扩大至“超大特大城市及辐射带动能力强的Ⅰ型大城市(城区常住人口在300万-500万之间)”;关于都市圈发展的规划及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,也将会被编制出来,并加以实施。

 

但凡关于“城市圈、都市群”的事宜,总会关乎“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范围”的分离问题,以及如何构建跨行政区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担机制。

 

“都市圈”能否推动规划统一编制实施,成为土地、人口等统一管理的所在地,就至为关键了。

 

“人的流动”,需在各类城际间实现新的动态平衡,就是要促进超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,提升大中城市品质、小城市活力,加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。

 

“用地效率”的困境


城市化进程,并非一帆风顺。

 

比如用地浪费,极其普遍,非常严重。

 

“如算工业园区用地效率,我国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/10”,这带来了悖谬——土地供给似乎不能满足如今大规模的城市化,人地矛盾突出。

 

“十四五”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,已有谋划,提出将“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,探索增加混合产业、复合功能用地供给”,“鼓励地方完善老旧厂区和城中村存量建设用地用途转变规则”,聚焦在“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”上,让更多城市走上智慧增长之路。

 

那么,用地浪费的形势,具体有多严峻?

 

例如深圳,数据显示,深圳2020年居住用地占全市总建设用地的22.6%,远低于国家相关标准中25%-40%的下限,紧缺的用地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。

 

作为综合改革的试点,深圳向“低效工业用地”谋求解题思路。深圳正探索“加大工业用地的利用”,提出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、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等。

 

据“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(2020~2035年)”(征求意见稿)”,在15年内,深圳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规模将不少于170平方公里。

 

用地效益,总是与新技术有关。

 

对于深圳的土地出让,需要签“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管协议书”,里头规定了BIM技术的相关要求——乙方应在项目设计全过程中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,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报建时,应按BIM交付标准提交相应阶段的BIM模型及相关设计成果。

 

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,其优势概述如下——

 

利用BIM,可将工程设计的所有内容关联到同一个BIM模型中,将建筑专业的梁、柱、墙等构件和机电工程各专业管线的布置呈三维模型直观地展示出来,然后进行碰撞检测、生成碰撞报告,根据碰撞检测报告对初始图纸进行优化,解决原设计中的问题。

 

BIM既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,又可减少由设计变更所带来的成本费用增加。

 

BIM可用于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,从决策阶段的开发管理,到项目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,再到项目使用阶段的运营及维护管理,对工程项目整个周期内的各个流,程都能进行分析、优化。

 

BIM既保证项目实施的过程,又兼顾到工程竣工后运行及维护阶段的使用。

 

对于业主来说,是喜闻乐见的,所需数据的后期总结也有了支撑。


(感谢阅读,敬请指正)

 

融易拍提供拍卖咨询、房源匹配、房产投资分析、税费测试、评估鉴定、房产详调、律师尽调、实地看样、委托代拍、银行按揭贷款、提供交易保障、产权过户等服务,关注融易拍,欢迎联系与合作!


电话咨询